Page 11 - 1
P. 11

特别报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凭借对馆藏标本
        的研究,科研人员发表了各类研究论文
        7000余篇、专著300余部,先后获得全                       运。“我就记得那大半年,不管               地区开展野外考察和标本采集,除
        国科学大会奖8项、国家自然科学奖4                          吃多少东西,都不长肉。”刘虹               了增加馆藏外,也为更好地服务科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中国科学院自                         笑道。                          学研究、国家经济建设、公民科学
        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54项、省部委级                             最后,300多万号昆虫标             普及做好了准备。
        科研成果奖数百项。                                  本,除了有一只玻璃盒碎裂之                    今年6月,科技部和财政部发
            谁知道在哪件静默无声的藏品里,                        外,其余全部平安抵达新园区。               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优
            05                                     等方面都与国际标准接轨,采                平凡却艰辛。举个小小的例子吧:
                                                       新建的标本馆大楼,在保
        正酝酿着重大发现的又一记惊雷呢?                           藏器具、杀虫防虫、储藏环境                化调整名单时,将标本馆列为“国
                                                                                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标本馆的工作,重要却琐碎,
                                                   用先进的技术,大大提高了标
            使命在这里传承                                本的保藏质量。那一列列高强                为了保证最好的保藏条件,标本

            2007年,中科院动物所从中关村搬                      度金属密集柜,可以满足标本                楼里的温度总是相对较低。其他
        到了奥运村,动物标本馆也要从逼仄的                          馆未来数十年的空间需求。                 建筑物追求的是“冬暖夏凉”,这
        老家,搬进崭新的大楼。                                    在这里,标本馆的传奇仍              座大楼却是“夏凉冬寒”,一到冬
                                                   在继续。                         季,人人都备着羽绒马甲,却照样
                                                       近10年来,标本馆的馆藏             被冻得手脚发僵。
                                                   增加了200多万号,其中一多半                  在这里,多数工作人员都是
                     这是件大好事,但决不是一件容                是中科院动物所的师生从野外                已经坚守数十年的“老将”。“有

                 易的事。当时标本馆里的藏品已经超                  采集回来的。                       些大学生来了,做了没几天,就说
                 过了540万号,有的硕大而笨重,有                     “我们常常和所里的科研              自己干不了这份工作。”陈军说。
                 的又小又轻,一口气就能吹得不见踪                  人员一起,到‘一带一路’的沿                   但让陈军欣慰的是,这些年
                 影。而每一号,都既珍贵又脆弱。                   线国家去采集标本。”标本馆                他们还是积累了一批新生力量。
                     当时标本馆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女                工作人员一边说,一边指着一                中国农 业 大学 博士毕业的张魁
                 性,面对超高强度的劳动,她们丝毫没                 排精致的标本盒,每只盒子上                艳、中科院昆明动物所硕士毕业
                 有低头。在素有“女侠”之称的乔格侠                 都标注着一个国家的名字:哈                的贺鹏、动物所自己培养的博士
                 馆长带领下,大家圆满地完成了这项                  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                毕业生朱喜超和曹焕喜……
                 工作。2008年,这支娘子军被评为中                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                    站在韩伯禄150多年前采集

                 科院京区巾帼建功“先进集体”;2009               古……勾勒出这支队伍的“远                的标本前,陈军感慨万千,他对身
                 年被全国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                  征”路线。                        边的老同事和新同事说:“再过
                     对昆虫标本管理员刘虹来说,那                    近年来,在国家科技基础              150年,我们都已离开这个世界。
                 真是一段难忘的时光。540万号动物                 条件平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                但是我们采集、制作、整理过的
                 标本,昆虫就占了300多万号。开始搬                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               标本会留下来,让后来者从中了
                 家前,她们足足花了3个月时间进行整                 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科院                解我们的时代,了解自然和文明
                 理。当时恰逢老楼电梯故障,所有东                  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的支持下,               的历史脉络。想到这些,难道不

                 西都要从8楼到1楼,徒步上下楼梯搬                 标本馆多次组队赴国内外重点                让人倍感欣慰吗?”

                                                                                                   UCAS  25
   6   7   8   9   10   11